当百年晋剧撞上16型人格——你是忠义凛然的红脸关公(ESTJ)?还是足智多谋的白脸曹操(ENTP)?来晋中信院,用一张脸谱解码你的隐藏人设!4月9日17:00,“寻古芳华”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在毣谷·不限时会客厅A精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“晋剧脸谱+MBTI 在晋中信院测测你是哪款“戏精””的活动,以MBTI为引,借绘制脸谱,为信院青年解码隐藏人设,解锁脸谱魅力,让古老晋剧成为可感、可创、可传承的活态文化。


在晋中信院,用一张脸谱解码你的隐藏人设!
“你们知道《打金枝》里的代面吗?它就像唐代的‘人格面具’!”成阳队长用MBTI中的外向(E)和内向(I)进行生动类比:唐代武将戴上面具,威风凛凛,尽显外向特质;而私下摘下面具,可能是个性格温和、偏向内向的人。这一新颖且形象的解读,让同学们迅速领会了脸谱最初的角色塑造功能。随着时光脉络,进入宋元时期,脸谱从面具演变为直接绘于面部的“涂面”。成阳队长进一步用MBTI人格类型诠释脸谱色彩背后的文化内涵:“红色代表忠勇,恰似热情守护他人的‘ESFJ’;白色象征奸诈,如同思维敏捷、善于辩论的‘ENTP’。”成阳队长举起关羽脸谱“看这位红脸大将,一生都在践行忠义信念,就是一个INFJ理想主义者。”台下同学发出会意的笑声。他随即拿起曹操的白脸脸谱调侃道:“这位ENTJ战略家谋略满分但野心写在脸上,白色脸谱就是他的职场人格说明书!”先辈用朱砂勾勒忠义,以铅白描绘权谋,在脸谱色彩间早已洞悉了人性,完成艺术表达;而今天我们用16型人格剖析性格,不过是换种时代语言,延续对自我认知的执着探索。无论何时,我们都能在守正创新中,找到连接古今、对话世界的独特方式。


参与绘画即有机会get“晋剧+MBTI”文创
手中的画笔在空白的脸谱与拨浪鼓上轻快游走,每一笔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解以及对MBTI的独特诠释。性格内向(I)的同学与冷色调天然契合,他们偏爱深蓝、墨绿等颜色,精心勾勒出的脸谱纹样沉稳大气,恰似他们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深邃;而外向型(E)的同学则被明快的红黄亮色所吸引,笔下图案线条流畅、造型活泼满是动感与活力,如同他们开朗热情的性格。


在脸谱绘制之余,同学们的创意灵感继续在拨浪鼓上延展。他们将脸谱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,在鼓面上绘制精致的脸谱,手柄处则画上戏曲中的兵器;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,让脸谱更具层次感,也让传统工艺在现代创意的加持下焕发出别样生机。大家深刻意识到:传统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冰冷文物,而是能够亲身参与、创新演绎的活态遗产。


戳这里→脸谱一戴,性格秒懂!
同学们手拿自己画好的脸谱,互相交流自己所展现的脸谱绘色,韩日辉拿着自己绘画的脸谱说到:“原来我的摆烂是蓝脸窦尔墩的INFJ式修行,既稳重又带着几分倔强,完全就是我的性格写照!”;陈旭手持绘有鲜艳色彩、夸张线条脸谱的拨浪鼓兴奋分享:“我是ENFP小太阳,这脸谱色彩明艳、图案活泼,跟我外向开朗、充满好奇心的性格一模一样,每次看到它都像看到自己生活里活力满满的样子 。”大家围绕一圈,热烈讨论着脸谱与MBTI的联系,让原本静默在墙上的脸谱“活”了过来,让年轻一代在艺术创作中找到文化认同,古老的晋剧也在当代创新中获得崭新的诠释维度。

通过解锁脸谱背后的性格密码,信院青年在色彩与MBTI的交织中触摸到晋剧的精神内核。“寻古芳华”晋剧文化传播专项志愿服务队打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年的次元壁,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。当传统艺术被赋予人格化的表达,它不再是历史回响,而是作为生命体,与当代青年同频共振!
学生感悟:
“以前看戏总觉得脸谱就是花花绿绿的妆,今天自己动手画才发现这么讲究!红色代表忠义、黑色代表正直,原来每个颜色都有说法。画的时候手不能抖,一笔一划都得特别认真,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真不简单!”
——刘晓琳
“这次亲手绘制让我感受到,每一笔勾勒都蕴含着前辈艺人的智慧结晶。特别是非遗绘制技法,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我深受触动。我们年轻不仅要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要把这些珍贵的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——郭浩彬
(撰稿:许海鑫 赵若彤 供稿:0638太阳集团官网 摄影:苗尧钧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