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帮助同学们明晰职业理想、规划成长路径,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找准前进方向,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于10月15日在博学楼301教室举办“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”主题辅导员说完满活动。主讲人武文娟老师以“启航、领航、续航、远航”四站式旅程为脉络,通过趣味提问、互动游戏、案例分享与干货讲解,引导同学们解锁职业规划的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。

趣味提问破冰,直面职业真相。
“如果‘早八’是一种职业,它的月薪应该是多少?”“当HR说‘我们团队氛围很好’,潜在意思是什么?”活动伊始,武老师抛出一连串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问题,瞬间点燃现场气氛。从“新媒体运营最常对设计师说的话”到“用emoji形容理想工作状态”,同学们踊跃举手,答案或幽默调侃、或认真思考,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拉近与“职场”的距离。当被问及“大学期间练就的最强职业技能”时,有同学笑称“精准判断老师点名概率的洞察力”,也有同学坦言“在DDL前爆发的创造力”,武老师借此点评:“这些看似调侃的‘技能’,实则暗藏职场必备的应变力与执行力,关键在于将其转化为专业能力。”

理想现实碰撞,解锁职业认知。
“我的理想是年薪20万以上,不用加班还有私人时间!”“互联网行业‘996’是常态,高薪往往伴随高压!”在“职业期待配对游戏”环节,同学们分成4-6人小组,手持匿名填写的“理想卡”与“现实卡”,开启一场“理想VS现实”的深度对话。有的小组在配对“创意工作不被束缚”与“创意需先执行琐碎任务”时直呼“颠覆认知”;有的小组则在“年薪20万”与“常驻一线城市承受高压”的对应中陷入沉思。
讨论分享阶段,各组代表踊跃发言:“原本以为创意工作就是天马行空,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基础任务。”“原来‘不加班’的理想,在很多行业里暂时只是奢望。”武文娟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分享总结:“职业规划的第一步,就是看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。接受差距不是妥协,而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、调整心态。”


干货赋能,明晰成长路径。
在“续航·构筑你的进阶征途”与“远航·平衡你的现实远方”环节,武老师聚焦考公、考编、考研、直接就业四大主流方向,带来满满“干货”。她详细拆解国考、省考、事业单位考试的区别——从“国考90%面向应届、省考部分限户籍”的报考条件,到“行测题量、申论材料字数”的考试差异;从公务员“稳定性高但竞争激烈”的优劣势,到事业编“岗位多、机会广”的报考优势,逐一清晰讲解。

针对考研群体,武老师梳理出2025年考研关键时间节点:10月10日-13日预报名、10月16日-27日正式报名,并给出“1-4月打基础、5-8月强强化、11-12月多模拟”的复习规划;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,她提醒“利用好应届身份,提前积累实习经验,避免因缺乏规划盲目择业”。

逐光而行致远,坚定未来方向。
“追风赶月莫停留,平芜尽处是春山。”活动尾声,武老师以袁隆平院士“禾下乘凉梦”与“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”的案例激励同学们:“理想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,而是需要一步步用行动去靠近的目标。”她鼓励大家:既要心怀“理想灯塔”,明确自己的职业追求;也要做好“进阶规划”,用硬技能与好心态武装自己;更要平衡“现实与远方”,在选择中坚定,在行动中成长。
“原来职业规划不是简单定个目标,而是要兼顾理想与现实,做好每一步准备。”“这次活动让我清楚了考公和考编的区别,也有了更清晰的复习方向。”参与同学纷纷表示收获满满。

撰稿:赵丽荣
摄影: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融媒体
责任编辑:王天翼